游戏观察消息,Quest Mobile数据分析公司近日发布了APP行业整体发展分布情况报告,数据显示,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APP行业整体增速放缓,过去几年全国移动设备数30%的增速一去不复返,目前环比增长率稳定在1%左右,全国移动设备数量也渐趋饱和接近10亿台。这组数据向我们透露着什么信息?
APP行业:人口红利时代安在哉?
不难看出,市场空白基本被填充完毕,国内移动市场用户的自然增长接近尾声,人口红利的消失伴随着推广成本的上涨,移动APP的竞争进入到“蛮荒岁月”,它们大多难以同时获得可观的MAU和时长。且调查显示,超过一半的用户认为手机里软件过多,这些软件虽各有千秋,但功能片面,占内存大,很多时候它们成为用户手机里的“僵尸应用”。
为了获得流量,APP企业绞尽脑汁,要么植入广告获得收益来维持生计,要么实施垄断,或是开通会员制,不过这些做法极具风险。以哔哩哔哩开通大会员制为例,会员功能不实用,价格也比同类稍贵,不仅违背了其永久免费的承诺,而且伤害了普通忠实用户的体验,用户流失成了必然。此种大会员制实施不到一个月就被迫喊停,以积分兑换制取代。未来移动应用如何长期占有用户的注意力资源将是一个难题,该形势或将倒逼APP走上转型之路。
APP出路:游戏变现最具可持续性
无论是横向扩展还是纵向扩展,一个应用想要生存下去,就要直面变现的难题。然而,人傻钱多的时代已经结束,接下来再想增量,单靠刷广告、不合理的收费制度难以走得长远。也不是所有APP都能像微信在多元化的道路上找准方向,微信利用红包成功建立起社交支付关系,而支付宝的社交功能拓展却成了一大败笔。兼具高度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变现方式非游戏莫属。
游戏作为音乐产品、视频产品等的综合,比其他产品和功能更具代入感和互动性。在用户感受到强烈的自我意识后,一旦认同了游戏中的身份,用户为游戏埋单就指日可待了。正因为游戏的收费模式符合用户逻辑,即使长期下来也不会被反感。
全球移动游戏联盟的数据显示,2016年中国手机游戏所创造的营收将达到503亿人民币,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游市场。伴随着H5-3D形式的出现和越来越多的流量平台使用H5游戏变现,经过洗牌后的H5游戏已经进入了市场启动期,整个H5市场容量亟待被激发。
国内一些APP大厂,如乐视、酷狗音乐、美图凭借其敏锐的市场嗅觉,在H5游戏变现方面已有先见之明,微信也将在12月正式开放H5游戏入口。国外,Facebook将在今年11月底上线Instant Games,重新回归H5游戏的开发;谷歌在9月底已经屏蔽90%的flash,并且将于12月底把H5作为网页新标准。可见,H5游戏很有可能凭借免下载、高传播性、跨平台与利益多元化等天然优势,战胜广告、电商、会员制,成为引爆APP流量变现热潮的模式。
结语
移动互联网大潮中,大大小小的应用都面临的着同样激烈的竞争。移动终端的屏幕就那么大,用户的碎片时间也有限,想要获得不错的用户总量和日均时长,除了要有一个让用户无法拒绝的强点功能,还需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。否则,即使这个APP是“无一不备”的超级巨无霸,也难以找到独立的生存空间。